經歷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Chelyabinsk)事件後,雖然已經瞭解是太空的大石頭掉落地球引起的,不過許多人可能都被一堆隕石、流星、小行星等名詞搞混了,到底該怎麼叫它們呢?事實上,該怎麼叫,要看這顆大石頭的組成成分,和它位在哪裡而定。
視覺資訊圖表(infographics)藝術家 Tim Lillis 繪製了示意圖,用簡單明瞭了方式來描述彗星(comet)、小行星(asteroid)、流星體(meteoroid)、流星(meteor)和隕石(meteorite)的差異。
小行星通常是比較大的岩石,靠近地球的小行星絕大部分來自位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主帶 I(main asteroid belt),當它們受到擾動而改變繞日軌道時,部分小行星朝著太陽而來,因而得以接近地球。
彗星與小行星類似,但組成成分中所含甲烷或氨等冰質較多,所以整個結構鬆鬆散散的,當接近太陽時,這些物質會被蒸發而在天體周圍形成一層模糊如雲狀的彗髮以及彗尾。一般認為彗星來源有兩處:長週期彗星(繞日週期 200 年以上者)者要來自歐特雲(Oort Cloud),短週期彗星(繞日週期小於 200 年者)則來自古柏帶(Kuiper Belt)。
比小行星小的太空岩石碎屑一般統稱為「流星體」,直徑在 1 公里至數毫米不等,直徑愈小者,數量愈多。絕大部分進入地球大氣的流星體都非常小,在大氣中就已經完全蒸發,無法抵達地面,僅有少數例外。根據它們進入大氣後的狀態,又可分為:
•流星:這個常常聽到的名詞,主要是指我們在夜晚星空中看到的那道飛奔在叢星中的光線,這是流星體進入地球大氣之後,與大氣摩擦生熱的「現象」,而不是指流星體本身。
•隕石:如果流星體的一部份碎屑熬過地球大氣的煎熬,最終「著陸」在地球表面,那麼這部分石塊碎屑稱為「隕石」。雖然絕大部分找到的隕石都很小,不過隕石的大小可從不足 1 公克(沙粒般大小)到 100 公斤重,甚至可能更大,足以引起致命的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