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10 月 15 日
好奇號自從 2012 年抵達火星,已經走遍了蓋爾隕石坑,利用酬載的科學儀器,科學家得以了解古代火星的可能經歷。《自然地球科學期刊》的新研究顯示,火星可能經歷一段乾濕交替時期,經過幾百萬年才變成現在的環境,或保守一點說,至少蓋爾隕石坑是這樣。
▲ 蓋爾隕石坑一景,好奇號攝於 2015 年。( Source :Universe today,下同)
蓋爾隕石坑是直徑約 150 公里的撞擊盆地,經過好奇號多年觀測,地球的科學家可拼湊出古代火星的「水圖像」(不是真的圖像,是證據),從流水切割的渠道及乾裂處可見一斑,了解火星表面的水表現,就能了解火星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生命,究竟是適合生存,抑或是限制生命發展。
▲ 乾燥後的裂縫,可能是湖水蒸發時產生。
關於乾濕交替的關鍵證據,地點在「老水坑」( Old soaker )和「薩頓島」( Sutton Island )。一般而言,淡水蒸發乾涸時,會留下鹽晶體,但是薩頓島的是礦物鹽而非食鹽,這就是乾濕交替的證據,說明在某些時期,鹽形成是由於乾旱形成粗鹽,接著由於潮濕與沉積物結合,成為含鹽分的沉積「岩」。論文作者稱這種現象為「極度蒸發濃縮」。
試著腦補一下,蓋爾隕石坑原先是個超大的隕石坑,隨著時間推移,風力及水力將沉積物帶到這裡填補了一些,但火星漸漸失去水分,變得乾燥,此時含水沉積物不再運來,而原先含水的地下沉積物也因水分消失,地表逐漸乾裂,於是形成了今日模樣。
▲ 這是地球阿爾蒂普拉諾高原的鹽湖區,將水及藍色天空拿掉,看起來就像蓋爾隕石坑。
在地球也可以找到類似環境,例如南美洲阿爾蒂普拉諾高原的鹽湖,乾旱期高原鹽湖湖水幾乎蒸發殆盡,且鹽湖附近並沒有植物生長,當你在正確時間處於那地方,看起來就像蓋爾隕石坑。乾燥地表的裂縫僅只是表面有濕潤和乾燥交替的證據,好奇號還發現更多類似地面,但時間範圍各不相同,即各處乾濕交替花費的時間並不平均。
現在好奇號著重在類似蒂爾山脊( Teal Ridge )的大型岩結構,它們象徵該處經歷強大的能量沖刷,如急流或強風。這些地貌不同於湖底沉積物,似乎是在傾斜環境下形成的,這環境也許說明了我們離開「深湖區域」來到「陸地」,而好奇號正開往夏普山( Mt. Sharp )的「含硫區域」,這些硫表示該區曾經濕溼潤,但後來變乾。
目前科學家正致力尋找火星歷史的關鍵證據,關於水的存在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水如何出現及消失於火星地表,則仍在研究。
(本文由 台北天文館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 NASA/JPL-Caltech/MSSS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原文網址:https://technews.tw/2019/10/15/gale-crater-may-have-been-the-bottom-of-the-l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