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07 月 19 日
( ShutterStock )
本月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新研究發現,飛入我們地球附近的小行星或碎片,其實主要來自太陽系初期被撞毀的五個星球。
該研究認為,太陽系初期幾個小行星軌道有點問題,導致它們注定會撞到一起。結果撞出碎片的軌道仍互相影響,致使它們不斷繼續相撞又變成更小的碎片。這樣的過程持續了逾 40 億年,撞成如今這樣「一鍋粥」。該研究估計目前小行星帶內約 85%的物體都來自那五個左右的星球碎片。
天文學家們把這些物體按來源來劃分——來自目前仍存在星體如火星、來自已不存在的天體,或者來自本系統之外。目前天文學家們對於突然「從天而降」的大石頭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到底有多少種確切的來源還不是很確定。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新發布的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佛羅里達大學天文學家 Stanley Dermott 說,一開始他們並不是要研究這些碎塊的來源。他們的團隊是在分析行星帶內部物體運動的數據,希望找到把這些物體推出行星帶(並可能飛向地球)的「動力」是什麼。
結果他們發現,很多大塊行星碎片的軌道面盤較太陽系內其它天體的軌道,都有個傾角。「我們想不出任何力量能導致這樣的情形,」Dermott 說:「如果一個大傾角軌道行星塊被撞碎,那產生的碎片軌道就會是這樣分布的。」
就在上月,一顆小行星在俄羅斯上空爆炸, NASA 之前完全未偵測到此「天外客」的來臨,直到它進入俄羅斯之後才發現。
可以讓那些擔憂行星撞地球的人們放心的一點是, Dermott 團隊仍在研究碎塊飛離行星帶,可能飛向地球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