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網管 - 科學新知 | 2018-06-29 | 點閱數: 1133

  2018 年 06 月 28 日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 6 月 27 日宣布, 4 年前發射的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 Hayabusa 2 ),抵達距離地球 3 億公里的目標、「鑽石」形狀小行星「龍宮」( Ryugu )。(視頻截圖)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 6 月 27 日宣布, 4 年前發射的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 2 號( Hayabusa 2 ),抵達距離地球 3 億公里的目標、「鑽石」形狀小行星「龍宮」( Ryugu )。探測器將採樣收集岩石帶回地球。

小行星「龍宮」也被稱為「旋轉的陀螺」,直徑 900 米,自轉相對緩慢,大約需要七個半小時才能完成一次旋轉。

隼鳥 2 號將登陸「龍宮」,從該小行星地下挖出新鮮土壤或岩石樣本,於 2020 年底帶回地球,以利科學家探索有關太陽系的形成與生命的起源等奧祕。

探測器將推送發射器登陸「龍宮」

JAXA 表示,無人探測器隼鳥 2 號在 2014 年 12 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於週三上午 9 時 35 分抵達小行星「龍宮」。整個旅程花了約三年半。目前隼鳥 2 號狀態正常。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吉田彥( Makoto Yoshikawa )教授是 JAXA 專案任務主任,他表示,可以放下一半的心,但重頭戲這才要開始。

隼鳥 2 號將登陸「龍宮」,從該小行星地下挖出新鮮土壤或岩石樣本。(視頻截圖)

「首先,我們將非常仔細研究(龍宮)表面特徵。然後我們將選擇在哪裡登陸。登陸意味著我們可獲得(小行星)表面的材料。」吉田彥說。

登陸時,銅製的「發射器」或「撞擊器」將與航天器分離,向下漂浮到小行星表面。一旦隼鳥 2 號安全離開,炸藥就會爆炸,將「發射器」推入龍宮地面。

吉田彥說:「我們有一個撞擊器,將會在龍宮表面形成一個小火山口。(登陸)也許在明年春天,我們將嘗試製造一個火山口……然後我們的發射器將試圖進入火山口,以獲得地下材料。」

View image on Twitter

View image on Twitter

HAYABUSA2@JAXA@haya2e_jaxa

 

Look, it’s the two asteroids of Hayabusa and @haya2e_jaxa (roughly) to scale! Thank you, @elakdawalla! Our destination is bigger this time, but will the challenges scale up or down?

Twitter Ads info and privacy

小行星「龍宮」表面有凹洞和大量碎石塊,探測工作可能會很艱難。隼鳥 2 號在未來將與圍繞太陽周圍的「龍宮」並行,持續觀測到明年年底,將試著進行三次登陸。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吉田彥說。

他表示,希望能在今年 8 月中旬決定登陸地點。除了回收龍宮表面的岩石,也計劃從小行星地下採樣。

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和發展和生命奧祕

隼鳥 2 號曾克服許多障礙,成功地回收小行星「糸川」微粒子,是於 2010 年返回地球的第一代隼鳥號的後繼機。

預計隼鳥 2 號將在「龍宮」附近逗留約一年半, 2020 年返回地球。

科學家研究小行星,是為了深入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和發展。小行星基本上是由 46 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的剩餘物質材料構成。

研究人員還認為小行星上可能存有化合物和貴金屬,這些化合物對於生命研究非常重要。而貴金屬則為人類研究小行星採礦可行性提供推動力。

View image on Twitter

View image on Twitter

HAYABUSA2@JAXA@haya2e_jaxa

 

We have imaged asteroid Ryugu from a distance of about 40 km. Details of the asteroid surface are now clear, giving food for thought about the best locations for surface operations. http://www.hayabusa2.jaxa.jp/topics/20180625je/index_e.html …

Twitter Ads info and privacy

「龍宮」沒經歷過曝晒在高溫之下的時期,被視為還存留著太陽系誕生的約 46 億年前的有機物、水等。如果能將「龍宮」上的碎片帶回地球做分析的話,將有助於解開太陽系的形成、地球生命的形成之謎。

吉田彥說:「由於某種原因,它(龍宮)的旋轉速度可能會減慢。一項詳細的研究可能使我們能夠確定自轉頂部形狀的小行星的變化及其形成的機制。」

新聞出處: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6/27/n10518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