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 IAU 將冥王星除名時,雖然引起了冥王星眾多粉絲(?)的不滿,但這個決定是有道理的。幾十年來,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進步,科學家陸續在冥王星附近發現了非常多的小行星,這些小行星存在太陽系的最外圍,稱為「庫伯帶」,有些庫伯帶小行星甚至比冥王星還大。如果冥王星算行星,那這些比冥王星還大的小行星,是不是也該算行星呢?
於是,科學家決定修改行星定義為:環繞恆星運行、重力足以使自身聚縮成圓球形,還有最重要的──「要能清空自身的軌道範圍,使該範圍內沒有其他大小相當的天體。」冥王星身處於滿是小行星的庫伯帶,顯然並沒有清空軌道範圍,於是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冥王星被排除了。
但是最近,美國航太總署( NASA )的科學家史坦希望能修改這個定義,因為目前的行星定義還是有矛盾點。首先,行星不一定繞著恆星運轉,在宇宙中有許多被稱為「流浪行星」的天體,它們原本是繞著恆星運轉的,後來可能受到碰撞或其他重力效應,把它們拋出軌道,難道它們就該改變身分嗎?另外,行星能否「清除自身的軌道範圍」,跟它所處的環境有絕對的關聯,若今天將地球移往庫伯帶,地球也無法把軌道上其他天體都清除,所以地球能夠被稱為行星,只是位置的優勢使然。
基於以上理由,史坦認為行星的定義應該只和天體本身的條件有關,不應該加入環境的條件。這樣一來,行星的條件變成:「比恆星小、沒有核反應,重力足以使自身聚縮成圓球形。」白話文就是:「比恆星小的圓球狀天體」。
但這定義顯然還是會有問題,因為這樣一來,月球、泰坦等數不清的球狀衛星,也都可以稱為行星了。要替宇宙中的天體分類的確很棘手,甚至可能很自找麻煩,畢竟廣袤的宇宙在產生這些天體時,並不會在意一個小小藍色星球上的人類定義了什麼東西。科學家要傷的腦筋看來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