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到暗物質星系的重力透鏡圖像,周圍的紅色環為愛因斯坦環。 [Y. Hezaveh, Stanford Univ.; ALMA (NRAO/ESO/NAOJ); NASA/ESA Hubble 望遠鏡]
近日一項最新科學研究認為,早期宇宙的暗物質含量微乎其微,暗物質比以前推測的更為複雜,因此說明人類對宇宙基本不了解。
據《對話》( The Conversation ) 3 月 16 日報導,英國巴斯大學( University of Bath )的天文學家伍茨( Stijn Wuyts )分析道:「人們似乎已經對宇宙有了大致理解,可以勾劃出宇宙的產生與演化的圖像。實際上,我們對一些基本問題並不清楚。
「例如,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質是什麼?科學家將構成宇宙的大部分物質稱為『暗物質』,因為這些物質是無法用任何人類儀器直接觀測的,只能通過一些時空變化現象如愛因斯坦的引力效應,間接地感知其存在。
「也就是說,我們不知道暗物質是什麼樣及其源於何處。最近我們在《自然》登載的研究報告指出,早期宇宙星系中可能只有極少量的暗物質。」
伍茨解釋,在計算 100 個星系的旋轉情況而偵測暗物質的存在時,結果發現早期宇宙星系基本沒有或者只有極少量的暗物質。
伍茨指出,人們不知道其原因是什麼,這是個謎團。但是從宇宙星系的變化角度來看,不難理解構成宇宙的暗物質也在發生變化。
伍茨還表示,該研究說明,人類基本不了解這無限廣闊的宇宙時空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但是思考這些問題對於深入認識宇宙之謎是有意義的。
另據科技網站 Gizmodo3 月 16 日報導,德國馬普研究所( Max Planck Institute )的天體物理學家根澤爾( Reinhard Genzel )說:「我們需要思考一些問題。我們覺得,這個結果很好地說明,暗物質在星系邊緣所占的比例小於它在局部宇宙空間中的比例。」
根澤爾強調,暗物質不大可能有粒子組成,那些暗物質的粒子組成假設很可能是「思考方向有誤的」,雖然應該考慮各種可能。
根澤爾說:「當然正如人們所說,科學的原則是,不能因為我們論述了什麼,就意味著我們就是正確的。」
新聞出處:http://www.epochtimes.com/b5/17/3/17/n89342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