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提米絲 1 號次要有效載荷 4 顆失聯,日本放棄首顆登月著陸器
作者 Emma stein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23 日 17:44
阿提米絲 1 號( Artemis 1 )任務不只包含 SLS 火箭的首飛,其實還帶了 10 顆來自其他機構的有效載荷,包括日本 JAXA 開發之 OMOTENASHI 月球著陸器,如果成功,日本就會成為繼蘇聯、美國、中國之後,全球第 4 個將探測器放到月球表面的國家。但據日本最新消息,該著陸器釋放後因無法建立通訊,宣布登月著陸任務失敗。
儘管 SLS 火箭的首次發射取得成功,獵戶座飛船也順利與火箭分離前往月球,但火箭攜帶的次要有效載荷就沒那麼幸運了。阿提米絲 1 號任務還有另外 10 顆立方衛星,在臨時低溫推進節( ICPS )執行月球軌道注入時自 ICPS 上層彈出來、各自飛往不同目的地,包括月球、太陽、小行星、星際空間等。
其中一個有效載荷是日本 JAXA 開發的「OMOTENASHI」月球著陸器,原預計從月球表面上方 100~200 公尺進行硬著陸(使用安全氣囊與減震系統緩衝),若成功將成為該國第一個月球著陸器。
可惜失敗了。根據 JAXA 消息, OMOTENASHI 因無法與地面建立無線電通訊,所以也無法執行登月機動操作,正式宣布登月著陸任務失敗。
▲ 團隊正在檢查 OMOTENASHI ,若成功將成為有史以來登陸月球表面的最小探測器。( Source :NASA)
現在這顆立方衛星正獨自漂浮於深空,根據地球和 OMOTENASHI 之間的軌道動力學, JAXA 官員表示探測器的太陽能電池板應該會在明年 3 月對準太陽,汲取能量補充動力,計劃於那時再次嘗試與探測器建立通訊,如果成功,或許會使 OMOTENASHI 轉向探索其他目標,但具體內容還未知。
不過這 10 顆有效載荷只有 6 顆在發射後成功發送訊號,分別為:
- CuSP 衛星:由美國西南研究院、 NASA 戈達德太空中心、噴射推進實驗室共同研發,將繞太陽運行,追蹤太陽粒子和磁場。
- EQUULEUS 衛星:由日本東京大學與 JAXA 研發,旨在掃描地球電漿層。
- BioSentinel 衛星: NASA 艾姆斯研究中心開發,衛星內裝有發芽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活化後將被用來研究深空輻射對生物體影響,比如如何修復由電離輻射引起的 DNA 雙鏈斷裂。
- ESA 的 ArgoMoon(觀測了使獵戶座飛船進入月球軌道的低溫推進節)
- Lunar IceCube 衛星:由莫爾黑德州立大學、 NASA 戈達德太空中心、 Busek 公司合作開發,將進入高傾角橢圓軌道繪製月球表面揮發物。
- LunaH-Map 衛星:由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開發,任務為拍攝月球南極地區表面圖像。
除了 OMOTENASHI 故障,還有另外 3 顆立方衛星也遇到嚴重問題,包括: NASA 的 NEA Scout (近地小行星偵查)、非營利組織 Fluid & Reason, LLC 的 Team Miles (電漿和雷射混合推進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 LunIR 立方衛星。
- Artemis I releases 10 cubesats, including a Moon lander, for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 Artemis 1’s tiny Japanese probe abandons moon landing try
- NASA’s SLS Launch Was a Roaring Success—Except for Its Secondary Payloads
(首圖來源:JA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