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首度能共同以雷達和光學觀測微弱流星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2020-11-13 訊
天文學家首度能共同以雷達和光學觀測微弱流星
天文學家認為每天有超過 1,000 公斤的行星際塵埃落到地球上。這些塵埃形成無數的微弱流星,科學家通常以雷達或光學觀測研究流星,但各有其優缺點。現今,天文學家能將這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了。
太陽系是個繁忙的地方,除了大型天體外,還有無數小行星和彗星,它們大多在遠離地球的軌道上,但也有較靠近太陽系的內側,由於碰撞或是陽光加熱,它們會掉落物質,地球就被這些行星際塵埃所包圍。天文學家研究行星際塵埃的大小和組成,可以間接瞭解其母體的活性和組成。東京大學天文學研究所的天文學家 Ryou Ohsawa 表示:由於雷達非常擅長檢測流星的運動,但是它不能得到流星質量或成分等資訊;而光學望遠鏡可以根據流星體與大氣相互作用所發出的光(流星)來推斷這些細節,但是望遠鏡的視野小多了,且看不到較暗流星。因此團隊認為若能同時在雷達和光學設觀測到足夠多的流星,那從光學得到的流星細節就能對應雷達數據模式,如此可在雷達數據中得到流星質量等信息。團隊表示:經過幾年記錄了數百次事件,確實得到此成果。
在 2009 、 2010 和 2018 年,團隊使用於京都大學位於滋賀縣信樂町的中高層大氣雷達( MU )與東京大學位於長野縣木曾天文台。它們相距 173 公里,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設施越近,它們數據的關聯性越高。 MU 雷達直接指向天頂,但木曾天文台的 1.05 米施密特望遠鏡指向 MU 上方約 100 公里處。團隊看見 228 組兩種設施都偵測到的流星,得出統計上可靠的關係。團隊表示,數據分析相當困難,由於望遠鏡上的廣視場攝影機每晚可抓到一百萬張圖像,所以必須開發可自動識別微弱流星的軟體。由於成功獲得雷達資料中流星資訊的模式,希望藉由雷達探索更多更暗的流星,以研究彗星和太陽系的演化。相關論文發表在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期刊 。(編譯/李瑾)
木曾天文台的 1.05 米施密特望遠鏡
資料來源:phys. org
原文網址:https://www.tam.museum/astronomy/astronomy_detail.php?lang=tw&id=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