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觀測到三重星系統的原行星盤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2020-09-09 訊
首度觀測到三重星系統的原行星盤
天文學家使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 ALMA )與甚大望遠鏡( VLT )的 SPHERE 自適應光學系統日冕儀,發現罕見繞三顆恆星的原行星盤。這系統稱為獵戶座 GW 星(GW Orionis),距離 1,312 光年。其中 A 和 B 星以 1 天文單位距離互繞,第三顆星 GW Orionis C 以大約 8 天文單位的距離繞中間 2 顆恆星。
他們在三重星系統的巨大原行星盤發現三個方向不同的獨立環,位於距離其中心大約 46 、 185 和 340 天文單位,其中內環與三顆恆星公轉平面方向相當不一致。此外,如果有行星在內外環之間的間隙中形成,那麼它的位置將離恆星非常遠。天文學家也在內環的內邊緣檢測到溫暖的氣體和輻射。
發表論文的作者表示,該觀測首度證實多星系統成員之間的重力作用,會扭曲或破壞其行星盤的理論,對於理解恆星如何塑造行星盤至關重要。此外,團隊也用電腦模擬,以瞭解導致內環與部分盤的其餘和恆星未對準的原因。由其中一項進一步的模擬表明,僅三顆恆星的重力似乎不能解釋所有觀測現象,可能環之間還存在行星,造成行星盤破裂現象。他們估計內環所含塵埃,足夠建立 30 個地球。相關研究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編譯/李瑾)
合成圖像顯示 ALMA 和 SPHERE / VLT 觀測 GW Orionis 周圍原行星盤結果。 ALMA 圖像(藍色)顯示原行星盤的環形結構,其中圖像的中心長圓點是最裡面的環。 SPHERE 觀測結果(橙紅色)使天文學家第一次看到原行星盤最內環其餘部分的陰影,使他們可以建立其彎曲的形狀。
資料來源:science daily
原文網址:https://www.tam.museum/astronomy/astronomy_detail.php?lang=tw&id=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