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台灣高中生發現海王星外天體
2019 年 11 月 09 日
由中央大學主導參加的國際「泛星計畫」,利用泛星望遠鏡取得的第一手影像,尋找未知天體。 2014 年,國立中興大學附屬高中學生分析泛星計畫的影像,發現了一顆比海王星還遙遠的小行星,這是全球首次由高中生發現海王星外的太陽系天體。這顆小行星大小約 200 公里,距離太陽平均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 56 倍( 56 個天文單位),比海王星甚至冥王星更遠。
當年發現時給予的暫定編號為 2014 GE45 ,並於 2017 年由興大附中的全校師生命名為媽祖,但此名並未被國際天文聯合會( IAU )認可,經過多次的命名討論及軌道驗證, 2018 年, IAU 給予其永久編號小行星 472235 ,並於近日接受興大附中學生投票命名該天體為「燭龍」,現其全名為( 2014 GE45 = 472235 Zhulong )
▲ 由指導老師林士超帶領何艾玲等學生發現「燭龍」小行星 。( Source :NASA/JPL)
燭龍,是我國神話山海經中的神怪,據《山海經.大荒北經》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燭龍。…….」文中描述燭龍為人面蛇身,通體紅色,張閉眼可控制日夜,吐吶則控制冬夏,其形象雖有各種解釋,但以極光說最為類似。
▲ 前排左一為指導老師林士超、左二為陳文屏教授,旁邊則為當年發現天體的多位同學,如今他們已即將大學畢業。
指導老師林士超回憶當時剛發現該星體時,因為移動量很低,以為該星正朝著地球直線飛來,誤認為是潛在危險天體,經過後續的多次觀測,才證實是海王星外天體。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陳文屏是泛星計畫台灣的共同主持人,他說:「這次的發現很幸運,小行星分類印證了小心求證的科學過程,而一旦好運掉下來,準備好的人才能伸手接住。這次的命名過程蜿蜒曲折,很高興神話燭龍躍向太空變身為燭龍小行星。」今年 10 月至 11 月,台灣正在參加 IASC 小行星搜尋活動,這次有將近 30 所學校,超過百餘位學生參與,期待更多人好好準備伸出雙手。
(本文由 台北天文館 授權轉載;首圖為海王星,來源:NASA)
原文網址:https://technews.tw/2019/11/09/tw-high-school-students-discover-trans-neptunian-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