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網管 - 科學新知 | 2019-01-03 | 點閱數: 1236

ETtoday新聞雲  2019 年 01 月 02 日

▲▼流星雨。(圖/翻攝自台北天文館)

▲流星雨示意圖。(圖/翻攝自台北天文館)

2019 年才剛開始, 1 月就有許多天文現象可以看!年度最優秀的流星雨之一的象限儀座流星雨( Quadrantids )率先在 1/4 登場,預估每小時最多有 110 顆流星大爆發;接著,今年首場「天狗食日」也在 1/6 上演,不過僅有嘉義至台東連線以北地區可見食像很小的迷你版日偏食。

氣象局天文站指出,象限儀座流星雨極大期將出現在 1 月 4 日,預估每小時最多有 110 顆流星,適逢農曆月底沒有月球光害,晚上入夜以後到隔天曙光前,搜尋無雲遮蔽的天區,就有機會看到流星。

▲▼2019 象限儀座流星雨。(圖/中央氣象局)

▲2019 象限儀座流星雨極大期 1/4 登場。(圖/中央氣象局)

關於象限儀座流星雨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流星雨的名稱是以極大期輻射點所在星座而命名。但象限儀座並非在現行的 88 個星座名稱中,而是以前曾經使用過,但現已廢除的星座,當時這星座位於現今的牧夫座、武仙座及天龍座之間,象限儀座流星雨輻射點則在現今牧夫座的頭部附近。

另外,今年總共會發生 3 次日食及 2 次月食,分別為 1 月 6 日日偏食、 7 月 3 日日全食及 12 月 26 日日環食; 2 次月食為 1 月 21 日月全食及 7 月 17 日的月偏食。而今年第 1 次「天狗食日」日食現象,將在周日上午登場。

氣象局指出,這次能見到日偏食的地區,包含西伯利亞東部、中國東北部、日本,以及台灣部分地區,其中在西伯利亞東部所見日面約有 62.0%被遮掩,是食象最大的地方。

▲日偏食示意圖。(圖/南瀛天文館提供)

▲日偏食示意圖。(圖/南瀛天文館提供)

但台灣正好在日食帶的邊緣,本島部分僅有嘉義至台東連線以北的地區能見到食象很小的偏食現象,以基隆所見日面遮掩 1.6%為最大,外島部分則以馬祖所見的缺角最大,但也僅遮掩 1.8%的日面。

以台北而言,這次日偏食從 1 月 6 日上午 8 時 0 分 35 秒開始「初虧」, 8 時 29 分左右「食甚」,是見到本次日偏食缺角最大的時候,太陽的左上側約有 1.4%被月面所遮掩;最後 9 時 0 分 50 秒「復圓」,全程約 1 小時 0 分 15 秒。

▲▼日偏食。(圖/中央氣象局)

▲1/6 日偏食各地各階段時間表。(圖/中央氣象局)

日食時因日面有缺角,古代民間曾誤認為是太陽被怪獸吃掉,因此稱這種現象為「天狗食日」。實際上,日食是月球在軌道上公轉運行時,剛好移入地球與太陽之間,造成視線上日面被月面遮掩的天文現象。

但觀看日食現象要特別注意,由於日食發生時太陽亮度仍然很強,必須準備適當的遮減光器具才能觀看,而且持續觀看的時間不能太久,以免眼睛受到傷害。


原文網址: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102/1346170.htm?from=fb_et_news